采用混纖紗法制備連續(xù)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對混纖紗的制備工藝及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的成型工藝進行了研究。通過試驗,對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及孔隙率等進行了測試,并確定出了合理的工藝參數。
眾所周知,生產制備連續(xù)增強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技術關鍵是樹脂對纖維的浸漬問題,而浸漬的好壞決定著制品的質量與性能。由于熱塑性樹脂自身分子結構的特點,其熔體粘度大,一般介于1 000~10 000Pa 's之間,而研究表明,適合熔融浸漬的熔體粘度應小于30 Pa.s,當熔體粘度超過100 Pa.s時,浸漬是非常困難的。為解決這一問題,各國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研究,已開發(fā)出多種浸漬制備技術,以使高粘度的熱塑性樹脂能充分浸漬纖維。這些技術包括:溶液浸漬制備技術、熔融浸漬制備技術、薄膜疊層浸漬制備技術、粉末浸漬制備技術、懸浮一熔融浸漬制備技術和混編制備技術,以及反應浸漬制備技術等。在這些方法中,尤以混編制備技術為佳。混編技術最大優(yōu)點是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混合紗可以織成各種復雜形狀,包括三維結構,也可以直接纏繞,制得性能優(yōu)良的復雜制品,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美國和德國等國家已成功地開發(fā)出牌號為TWINTEX P(PP)的系列混纖制品,并用于工業(yè)化生產。
原武漢工業(yè)大學、華東化工學院等科研院所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連續(xù)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方面的跟蹤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由于國外的技術封鎖,其研究尚局限于溶液浸漬制備技術、熔融浸漬制備技術、薄膜疊層浸漬制備技術、粉末浸漬制備技術、懸浮一熔融浸漬制備技術等的研究,離工業(yè)化生產還存在一定的距離;關于混編制備技術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見報道,其研究和應用與國外相比均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開展混纖紗法制備連續(xù)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的工藝及界面等方面的研究,實現連續(xù)玻璃纖維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生產的工業(yè)化,具有切實的現實意義和良好的經濟意義。
資料下載:
